披露:此处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属于作者,不代表crypto.news编辑的观点。
下一个十年将由回归地区主义所定义,随着公民对外国战争、国际关税的厌倦,以及他们对第二天加油价格的不确定性感到困惑,这些价格似乎取决于遥远地区的任意事件。随着美国开始更加关注国内事务,后全球化时代已经开始。
你可能也会喜欢:
欧盟必须废除不适合区块链的GDPR规则,否则将错失良机 | 观点
像所有新时代一样,与过去的决裂不会是干净利落的;一个世纪的世界警察角色是一个不容易打破的习惯,美国仍然容易被卷入全球冲突。不同之处在于,现在它是在不情愿地参与,而不是热情地冲进去。
当美国退回到保护主义的庇护下时,许多大型科技公司也被迫退出曾经主宰的地区。这种趋势在欧洲尤为明显,那里的云计算格局正在经历重大变革。
超大规模企业缩减规模
运营大规模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超大规模企业已经在欧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超过十年,正如它们在全球大多数地区一样。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和Meta是凭借规模经济压倒本地竞争对手并牢牢控制云计算市场的巨头。但突然之间,这种控制力正在减弱。
美国决心独自行动,不再依赖其全球盟友来补贴,这是一把双刃剑。其合作伙伴开始质疑他们从交易中获得了什么,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商业上。多年来,欧洲一直担心其对美国科技巨头的云计算服务的依赖,指出数据主权和经济独立性的风险。
现在,大陆正果断地采取行动,反击美国的霸权。如果他们想要征收惩罚性贸易关税并横跨大西洋撤退,那就让他们这么做吧,这是他们的逻辑。欧洲已经从乌克兰战争中得到了依靠外国资源的严厉教训,这场战争切断了俄罗斯的供应线,并推高了欧盟的能源价格。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唯一确定的是要依靠自己,这意味着转向国内市场,提高从可再生能源到数据中心的一切生产。
将一切带回国内
由于对集中式云提供商相关脆弱性的认识日益增强,欧盟推动数据中心自主权的力度加大。存储在美国的超大规模企业数据受到美国法律的约束,例如《云法案》(CLOUD Act),该法案可以要求公司在任何地方存储数据时都交出数据。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如AWS,正在展示建立欧洲基于地区主权的运营,但很少有人相信。
2023年Schrems III裁决等高调事件进一步暴露了欧美数据传输的脆弱性,这一裁决涉及欧盟隐私标准与美国监控法律之间的长期紧张关系。再加上美国不可预测的政治环境,监管政策的变化可能会一夜之间扰乱业务,难怪欧洲正在寻找替代方案。
相比之下,欧盟的做法则有所不同。该集团加倍投入了诸如Gaia-X这样的数据主权框架和更严格的GDPR执行措施,优先考虑用户隐私。但真正的改变者是欧盟对创新模式的开放态度。区域云提供商正在获得认可,政策支持本地数据存储和处理。
来自非美国玩家的外国直接投资,特别是来自亚洲和中东的投资者,正在涌入欧洲的数据中心,德国和荷兰等国家正在成为枢纽。这种流入不仅仅是资本的问题——它关乎多元化技术及地缘政治风险,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
数据去中心化
欧盟寻找美国替代方案的努力,引发了人们对一种技术的兴趣,这种技术在许多方面与超大规模企业相反。去中心化网络现在很受欢迎。与传统超大规模企业将数据集中在庞大的集中设施不同,去中心化网络将资源分布在多个节点上。
因此,这些去中心化云系统对单点故障的威胁(无论是网络攻击、自然灾害还是政治干预)都更不敏感。
包括芬兰电子公司诺基亚在内的知名投资者已认识到这种潜力,并正在向去中心化云基础设施注入资金。曾是移动电话巨头的诺基亚,如今已重新定位为云计算领域的关键参与者,押注于以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优先于集中控制的解决方案。
这种去中心化的做法符合欧洲更广泛的数字战略。通过建立相互连接、区域管理的数据中心网络,欧盟正在构建一个平衡本地控制与全球覆盖的云生态系统。
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更快、更安全的数据访问,而不会出现跨洲传输的延迟问题。对政府而言,这确保了遵守严格的隐私法规。对于创新者——比如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或游戏工作室——这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替代方案,以应对超大规模企业的僵化定价模型。
时代在变
批评者认为欧洲供应商缺乏规模来竞争,而且区域解决方案可能会导致全球互联网的碎片化。但这种观点低估了欧洲策略背后的势头。其数据中心现在在效率和容量方面与美国设施相当,而认为本地解决方案会导致碎片化的观点忽视了现代云架构的现实。
去中心化系统设计用于互操作,确保跨境无缝连接。远非孤立欧洲,这种做法加强了其作为全球数字领导者的地位,吸引了那些对美国监管不稳定感到担忧的企业。欧盟对开放标准和社区驱动创新的关注也对抗了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倾向,促进了有利于终端用户的竞争。
尽管美国超大规模企业仍占主导地位,但它们的控制力正在减弱,因为欧洲正在建设一个不仅具有竞争力,而且能够抵御冲击的云生态系统。通过接受区域化和去中心化,欧盟不仅减少了对外国科技巨头的依赖,还设定了全球标准,说明云应该是什么样子:开放、有韧性,不受外国力量的随意摆布。如果欧洲在这个努力中取得成功,这将证明在全球连接中享受便利而不受全球化双重影响是有可能的。
阅读更多:
Web3建设者对量子风险过于自满 | 观点

Kai Wawrzinek
Kai Wawrzinek是共同创始人
发表评论